繼續挖墳:輭扯斯蒂芬·金(2010/9/27 4:45)

在推特上零零碎碎寫的,感覺花了很長時間,合起來看看也沒扯幾個字嘛……手改字太花時間了。

———————————————————————————————————

其實斯蒂芬金的小說都可以當勵志書看,你看他的小說很恐怖很不安,總是大事不妙,逃也逃不掉,要背水一戰,很疲憊的,幾乎喪失信念,但最後一定會給一個希望,這個希望不是說正義必勝(IT,魔女嘉莉,手機都是反例),而是一種永動平衡,就是人在那樣一種絕境下,精神上永不放棄就是最終的勝利。

在《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裡,安迪順利逃了出去,從此愉快生活。這是給觀眾看的。實際上,即使他一直失敗,最後死在監獄裡,他的精神也是不垮的,自由的。安迪代表着人能通過努力達到的更好境界,即如何在最惡劣的環境下保持尊嚴。雖然這個境界依然要比《䖝籬奇蹟》的科菲低很多,卻是普通人“跳起來就能摘到的桃子”。

還有就是信念與愛,對美好的事物、對自由、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好像《1408》的兩種結局一樣,雖然為人物安排了逃出與逃不出兩種結局,但大方向並無不同,最終都歸結到愛與𥶡恕上。只要有這份感情在,只要承認了這份感情,最終無論人能不能逃出其固有的困境,他都將是自由的和被救贖的。

小說是第三者轉述,安迪和他的傳奇與讀者間有一個預設距離,這保證了安迪與作為背景的監獄眾人在敘述力度上是平等的。但電影換進來近一半的安迪視角,尤其是具體的越獄過程,小說是留白,因為它其實不重要;而對電影來說卻是必須好好展現的高潮部分,於是極為經典的一個古典派鏡頭就在閃電中出現了。

在鄢暗中屏息靜待剎那的光明,藉著雷聲掩護奮力錘出生路,影片的這一段處理得極為動人心魄,具體的“人”在這裡被定格為與小說旗鼓相當的偉大“意象”,追求自由正義信念的“化身”。高調表現人性積極面的同時,監獄方就顯得更扁平了:他們被處理成了安迪的伴奏樂,而不是合唱者。他們不是作為人性的另一面被設置的,而是被當成牆、或環境本身的象徵,當成“制度”的化身。所以整體看,典獄長的行為和動機與“壞”犯人趨同,他們之間,除了權力外,沒有太大的差別。

而在訴求相類似的《辛紱勒的名單》電影版裡,卻有一個“偉大”的高夫。也許兩部影片的定位與創作理念畢竟不同,不該如此比較,但僅就能否想到這一點來說,斯皮爾伯格的想法顯然要比弗蘭克達拉邦特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