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挖墳:真有趣(2010/10/7 1:39)

《靈山》用中文創作,主人公是中國人,故事背景在中國,關注的是內心的PEACE和FREEDOM與中國息息相關的時代母題。小說於1986開始動筆,當時高老師還沿着咱們的“母親河”轉悠呢,89年部分章節在台灣發表,90年正式出版中文版(台灣正體),95年前後被翻譯成法瑞等國文字,97年高老師才入法國國籍——你說《靈山》是不是一部中文創作者和中國人根據自己在當代中國的親身經歷为原型創作出來的關於中國的半自传性质中文小說?除了它的作者7年後入了外籍外,這部小说什麼地方不属于中国这片土地,不属于这些有着共同记忆与际遇的同胞,不属于中文世界了?一幫睜着眼說瞎話的混蛋。

對比一下各種語言版本的WIKI詞條就會發現,中文簡體版的“高行健”是政治內容比例最高的,英文版是最低的,比起簡體中文版來,它們還關注作者被誤診的肺癌和去世的父親等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對創作關鍵期的影響,更為立體,全面。而中文簡體版(包括牆內的所謂XX百科),選擇性的取材將“高行健”塑造為一個鄢白分明的異議人士,一個生命中除了被迫害和流亡兩大主題外再无其他细腻丰盈可说的傢伙,一根被削枝去叶、剥皮抛光的树干。而后,強調“他能用法語寫作”的信息同時忽略“他仍習慣用中文寫小說”,且對《靈山》和他的其他中文作品寫作與出版過程避而不談。他們甚至故意曲解薩特那篇“拒獎詞”的本意來誤導讀者。
究竟是誰在精心誘導我們相信諾貝爾文學獎被政治化了並且唯獨對紅色中國不友好呢?突出強調評委的自身局限性以掩飾大陸中文創作被剝奪言說與思考能力的事實呢?實情可以用這樣巧妙而又蠢笨的手法來扭曲和抹平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