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及炸藥獎的評論:是自由,不是桂冠


注:這是在《呼吁颁炸藥獎给“ ”》公开信中“被簽名”的貝嶺發表的澄清聲明,文章後半段詳細說明了他對此事的看法。簡而言之,他之所以不簽名,一是他認為公開信最重要的是文字本身的感染力與說服性,而不是簽名乃至“被簽名”的數量;二是他認為與其呼籲把炸藥獎頒給“ ”,不如呼籲“ ”及與他一樣的良心犯們的出獄和自由,因為大家想要爭取的是自由,不是桂冠。

我覺得,文章最後幾段文字值得單純的狂歡者與歡欣鼓舞者深思。雖然我們似乎越來越樂於看到政府自絕於地球、左支右絀的尷尬模樣,但炸藥獎並不只是給P民出氣用的,而是別人送給我們的又一枚聲援的砝碼,這獎項本身並不會直接作用於大陸社會產生實質性影響,如果只是沉浸於獲獎的喜絓和對官方冷嘲熱諷的快感中,則此獎將毫無意義可言。
所以,鴿子的飛來並非某種令人鬆快的勝利,而是某種更為漫長崎嶇之路的開端,民眾與權力者的啟蒙與轉向,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所以慶賀之餘,也需警醒,願此路終有一天能通達光明。
全文:http://www.aboluowang.com/news/data/2010/1004/article_109573.html(需翻牆)
摘錄:

多为" "等良心犯的出狱和自由去呼吁和努力。这一看法我面告过米奇尼克,也转告过哈维尔。以他们自身的历史为例,不是世界给予的桂冠帮他们改变了波兰或捷克,而是他们的思想和出狱后的作为改变了他们各自的国家。

这些年,我读过不少重要的中文公开信和政治诉求文件,诉求是公民的,可文字和语气却不是。怎样摆脱我们在专制社会中形成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这是包括我在内每一个「红旗下长大」的人要一生修习的功课。

假如可能,请读读二十多年前哈维尔写给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那封公开信吧,它由平实的细节开始,诉诸公民的感受,不乞求也不是道义审判,而是对统治者的诚意劝戒。可以想像,这封信当时一定感动并启发了许许多多的捷克斯洛伐克人。

我看重的正是每一封公开信或公众联署文件中文字的力量、它的人性温度和深度,它先要感动每个签名者,才能感动世人。甚至,能让统治者读到时有那怕瞬间的被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