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传说中的《拆弹部队》

之前被人推荐说多么多么好,结果一看之下,大失所望,渣片一部,混充内涵片吧,手法和立意皆乏善可陈;混充记录片吧,结构性一塌糊涂,选择性失明得令人发指;混充文艺片吧,煽情肤浅粗俗,处处充满美国人民喜闻乐见的SUPERHERO式的悲壮自恋。政治正确,技巧拙劣,何止渣片,就算作为宣传片来看都蠢得不可救药。当年的《冲撞》已经政治正确得够让人恶心了,但起码还算有点电影学院毕业生级别的叙事艺术,这部《拆弹部队》却已经突破了底限,裸奔指数直追天朝的《见过大爷》。但《见过大爷》也只是愚民而已,还懂得往案板上洒点花呢,这《拆弹部队》连撒花都不会,披着张纪录片的羊皮、打个牛头不对马嘴的前言就想往战争片里鱼目混珠,装B都装不到点子上。
你说这伪·纪录片哪有半点战争反思,通篇都在赤裸裸粉嫩嫩地给正义善良的美国大兵歌功颂紱还差不多。

虽说奥斯卡选片一向有政治倾向而且有点美式自恋,但宣扬的大部分所谓普世原则总还是能让人接受的,哪怕在那些辉煌的口号背后隐藏着多少复杂的问题。难看生硬而且立场偏颇到《拆弹部队》这种程度还能得奖,大概算是个奇迹。我怀疑奥斯卡评委不是集体掉链子就是被媒体和广告商收买了,就为了“前妻打败前夫”这条新闻本身爆利好销,最佳电影的牌子算个P。再要不就是这堆评委的脑子被集体广电总急了,最基本的好坏都分不出来。

又或者正如杨威利所说,置身历史之中的人,难以看清事实的真相。唯有拉开了一段距离,才能产生真正的观察与反思(大意)。美国人距离伊战太近了,你怎么能指望他们拍出一部既好看又有深度的片子来?

回头去重看了遍《阿拉伯的劳伦斯》,对着屏幕无言良久。两相对比,我这样本来不关心电影的人,也不禁突然觉得郁闷起来。(当然,要较真类型的话,这片子应该和《阿甘正传》《返老还童》这俩儿童教育片划在一堆,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么划分对《阿拉伯的劳伦斯》太过侮辱了。)

我想无论以何种形式而论,一部好的作品总应该遵循起码一种真实,或者忠实于事件的真实,或者忠实于人的真实,或者忠实于外在,或者忠实于内心,或者忠实于对象,或者忠实于自身,所以即使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带着诸多创作者的投射,也可提供还原原貌时那复式图景中伟大的一格。
但《拆弹部队》并未提供一个电影人或者一个创作者应有的高度与反思,它的创作者头脑空空,附庸风雅。它那所谓的战争反思就像琼瑶阿姨的女主角对人生的思考一样粗陋无知,陈腐乏味。也许它对后世的最大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后伊战时代美国人普遍心态的实时样本,其性质和《见过大爷》的史料价值相等同。

我对世界电影史没什么深刻的了解,但我很肯定除了“历史上首个得最佳影片奖的女导演”这个界碑式的噱头外,《拆弹部队》在未来十年里只会变成一个电影史上的八卦段子,不管那些拿钱不拿钱、跟风不跟风的影评人现在是如何引经据典胡说八道——我看把这片子错当成战争反思片的枪稿里10个有9个是拿企宣材料加点GOOGLE和想象力脑补出来的。
赤裸裸粉嫩嫩地给正义善良的美国大兵歌功颂紱呢!
之前被人推荐说多么多么好,结果一看之下,大失所望,渣片一部,混充内涵片吧,手法和立意皆乏善可陈;混充记录片吧,结构性一塌糊涂,选择性失明得令人发指;混充文艺片吧,煽情肤浅粗俗,处处充满美国人民喜闻乐见的SUPERHERO式的悲壮自恋。政治正确,技巧拙劣,何止渣片,就算作为宣传片来看都蠢得不可救药。当年的《冲撞》已经政治正确得够让人恶心了,但起码还算有点电影学院毕业生级别的叙事艺术,这部《拆弹部队》却已经突破了底限,裸奔指数直追天朝的《见过大爷》。但《见过大爷》也只是愚民而已,还懂得往案板上洒点花呢,这《拆弹部队》连撒花都不会,披着张纪录片的羊皮、打个牛头不对马嘴的前言就想往战争片里鱼目混珠,装B都装不到点子上。

虽说奥斯卡选片一向有政治倾向而且有点美式自恋,但宣扬的大部分所谓普世原则总还是能让人接受的,哪怕在那些辉煌的口号背后隐藏着多少复杂的问题。难看生硬而且立场偏颇到《拆弹部队》这种程度还能得奖,大概算是个奇迹。我怀疑奥斯卡评委不是集体掉链子就是被媒体和广告商收买了,就为了“前妻打败前夫”这条新闻本身爆利好销,最佳电影的牌子算个P。再要不就是这堆评委的脑子被集体广电总急了,最基本的好坏都分不出来。

又或者正如杨威利所说,置身历史之中的人,难以看清事实的真相。唯有拉开了一段距离,才能产生真正的观察与反思(大意)。美国人距离伊战太近了,你怎么能指望他们拍出一部既好看又有深度的片子来?

回头去重看了遍《阿拉伯的劳伦斯》,对着屏幕无言良久。两相对比,我这样本来不关心电影的人,也不禁突然觉得郁闷起来。(当然,要较真类型的话,这片子应该和《阿甘正传》《返老还童》这俩儿童教育片划在一堆,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么划分对《阿拉伯的劳伦斯》太过侮辱了。)

我想无论以何种形式而论,一部好的作品总应该遵循起码一种真实,或者忠实于事件的真实,或者忠实于人的真实,或者忠实于外在,或者忠实于内心,或者忠实于对象,或者忠实于自身,所以即使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带着诸多创作者的投射,也可提供还原原貌时那复式图景中伟大的一格。
但《拆弹部队》并未提供一个电影人或者一个创作者应有的高度与反思,它的创作者头脑空空,附庸风雅,缺乏好奇,没有责任心。它那所谓的战争反思就像琼瑶阿姨的女主角对人生的思考一样粗陋无知,陈腐乏味。也许它对后世的最大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后伊战时代美国人普遍心态的实时样本,其性质和《见过大爷》的史料价值相等同——它们都只顾着美化拆弹者的道紱,而对仇恨的肇端选择性失明。它们都在自我欺骗。

我对世界电影史没什么深刻的了解,但我很肯定除了“历史上首个得最佳影片奖的女导演”这个界碑式的噱头外,《拆弹部队》在未来十年里只会变成一个电影史上的八卦段子,不管那些拿钱不拿钱、跟风不跟风的影评人现在是如何引经据典胡说八道——我看把这片子错当成战争反思片的枪稿里10个有9个是拿企宣材料加点GOOGLE和想象力脑补出来的。

战争这东西和仇恨一样,没有赢家,只有输家,只有杀人的功臣,没有胜利的英雄。作为电影来说,战争题材里跑出来一群伟光正的大英雄没什么问题,英雄们拯救了世界留给大家一个孤独的背影也没问题,问题在于到了最后导演自己跳出来楞说这是在反思战争,这不就是胡扯淡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