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评】老无所依,我是传奇,色|戒(2008,2)

三篇旧影评。


 

36BDC4849565987CF69251B9F5B9049A.jpg 

老无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通过投硬币决定的事情里,你觉得自己失去最多的是什么?猜猜,你只管猜,我不能告诉你为什么,否则不公平。你需要猜,你刚刚在这里赌上了你的一生,只是你还不知道而已。你可以赢得任何东西,猜吧!

一个带有寓言色彩的现代故事,虽然舞台在西部却并不是西部片,没有高头大马、美女、浪漫爱情或传奇快枪手,只有漆鄢的荒漠、空旷的公路、无端的暴力与汽车旅馆惨淡的廊灯。
片子拍得很不错,冷静,坚定,首尾如一,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没有转变为电影语言可能是种缺憾,同时也激发了对小说原作的强烈兴趣。贾维尔·巴尔登的表演尤其令人兴奋,他将这个用硬币决定命运的变态杀手演绎为一个悲哀的命运投机者,一团暴力、麻木和迷惘的综合浓缩体,一个随波逐流的懦夫,一个抽象的影子,一个幽魂,乃至一种譬喻。当他杀死了最后一个女人,穿着毫无血渍的皮鞋驱车行进在宁静无人的小镇街道上时,突如其来的车祸扭转了故事,结束了一切。当杀手的身影伴随警笛声消失在镜头深处后,影片结束在警长对梦境的回忆中。安东·齐格逃走了吗?被捕了吗?死去了吗?又或者仍然提着气筒在我们身边徘徊游荡?对执着剧情的观众来说,这段长达2分多钟的回忆无法给予任何答案,它只是忙着提点思想,升华主题,简明扼要,颇多斧凿,多少有零度结尾的味道,但并不完全是海明威式的,虽然不至于如狗尾续貂般令人反感,但确实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也许去掉最后那两分多钟,故事会显得更有意思些。毕竟,一部好片子无论如何都不该由演员或导演坐在厨房桌子后面来告诉观众:我们想讲的主题是这样这样的……

片名出处:叶芝《航向拜占庭》(Sailing to Byzantium )
航向拜占庭 (余光中 译)

那不是老人的国度。年轻人
在彼此的怀中;鸟在树上

      • 那些将死的世代---扬着歌声;

鲑跃于瀑,鲭相摩于海洋;
泳者,行者,飞者,整个夏季颂扬
诞生,成长,而死去的众生。
惑于感官的音乐,全都无视
纪念永生的智慧而立的碑石。
  
一个老人不过是一件废物,
一件破衣挂在木杖上,除非
灵魂拍掌而歌,愈歌愈激楚,
为了尘衣的每一片破碎;
没有人能教歌,除了去研读
为灵魂的宏伟而竖的石碑;
所以我一直在海上航行,
来到这拜占庭的圣城。
   
哦,诸圣立在上帝的火中,
如立在有镶金壁画的墙上,
来吧,从圣火中,盘旋转动,
且教我的灵魂如何歌唱。
将我的心焚化;情欲已病重,
且系在垂死的这一具皮囊,
我的心已不识自己,请将我纳入,
纳入永恒那精巧的艺术。
   
一旦蜕化后,我再也不肯
向任何物体去乞取身形,
除非希腊的金匠所制成
的那种,用薄金片和镀金,
使欲眠的帝王保持清醒;
不然置我于金灿的树顶,
向拜占庭的贵族和贵妇歌咏
已逝的,将逝的,未来的种种。


 


W020071210457034693618.jpg 

我是传奇 I AM LEGEND 

我的名字是罗伯特·内弗,是一名居住在纽约市的幸存者。我正在所有的AM调频上进行广播。 每天正午时分,当太阳高悬于空中时,我都在南街的海港等待。如果你在那里,如果任何人在那里,我可以提供给你们食物,住处,和安全保障。如果你在那里,如果有谁在那里,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

一部杰克伦敦与生化危机的拙劣合体,一个首尾不一、弄巧成拙的活例子,从结构上来说很喜剧化,前半部的优秀指数与后半部的平庸指数恰成正比。男人与狗与废都的故事可圈可点,精彩绝伦;男人与妇幼与上帝的故事则活脱脱堕落为三流猎奇和廉价布道。可怜的制作者终于没有勇气将一个人的传奇进行到底,令他们信心不足的究竟是威尔·史密斯的演技、观众的鉴赏力、911后遗症还是自己的编导水平?不得而知。其实片子能结束在老男人的自杀式袭击前或后也许会很不错,孜孜不倦的研究,独自一人的坚守,不肯放弃的职责与信念,鄢暗,孤独,绝望,坚强不屈,以及光明与希望。
即使当十字架、女人与孩子蹦出来时故事也还是可以挽救的,虽然原本十分HARDBOIL的英雄突然变成了一个独处时间过长而陷入沟通困难与信任危机的凡人而令影片开始陷入混乱。甚至到了地下室那个很911 FEEL的撞墙段子时影片也还是诚恳的,虽然“我已找到了救你们的办法,我能救你们”的弦外音多少令人不快,异化人的立场也显得前后不一模糊不清。但是,当传奇主角拿着解药瓶子对女人说“这就是上帝派你来这里的目的”时,我真的只想说两字:我靠……
其实早在美女救英雄时,那枚十字架的特写就已注定了后半部的愚蠢,它给英雄的脑袋安了个并不能令人信服的上帝,给故事打开了一个生硬的出口,把前半部苦心经营的人性光辉糟蹋殆尽。杰克伦敦死了,上帝取而代之。也许导演想以此说明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而不是很多评论所说的“孤独”,但不得不说,他所处理出来的这个上帝,实在还不及那只狗的魅力,更不用说主角本人了。

这几条媒体评论精到而且颇得我心:
底特律新闻:史密斯值得一看,影片不值得。(尖刻而准确!)
今日美国:史密斯极具感染的表演亦不足以拯救《我是传奇》——一部从开始对孤独深思、引人入胜的动作片,渐渐发生错误的变化,而且再也没有回到正轨。(正解!)
芝加哥论坛报:影片在营造乐观气氛方面还是比通常的大制作怪兽片更刻板也更怪异。(芝加哥的两条评论都怪蠢的,不过确实说出了事实。)


 

 

Img253262781.jpg 


色|戒 Lust, Caution

“我知道,你想让我做你的妓女。” “妓女?在这里,我比你更懂得做娼妓。”

 他比你们更懂得戏假情真的道理。

宾纳伦和钟丽缇的《色戒》(Samsara)是性与生,历色而见戒,然后得生命的真谛,滴水融于海洋;李安的《色|戒》(Lust, Caution)在俩字中加了一条高耸的竖线就变成了性与死,色与戒的勾心斗角,没有明天的毁灭式爱情,充满末日和绝望感的交合场景,然后月鄢风高杀人夜,大魔头对着人去楼空的香闺黯然神伤,苍白的床单上一道皱痕如死水微谰,提醒观众这不是时代传奇也不是三流AV,而只是为那个时代里的弱者所唱的一曲文艺腔挽歌罢了。
片子本身其实拍得不赖,虽然忙于叙述故事却令时代场景的存在感大幅度弱化(那三场麻将的戏里戏跟小说比也顶多算个意思意思)而男女主人公大幅度病态化(SM吓……),但这对导演和观众来说都不是什么太严重的问题。张爱玲固然喜写大时代下凡人的悲喜,但电影导演自然有权改写一个70多年前的死人的初衷,取皮换核,转移重心。演员的表现也完全撑得起场面,汤唯和梁朝伟台词和动作都不多,万种情绪流转都在眼神嘴角,妙得很。汤唯按现代标准看并不算大美人,但偏偏就是把人物原型那个上世纪30年代末旧上海杂志封面女郎的滋味演绎得风情万种,令人欲罢不能。梁朝伟的表演含而不放,狐疑、戒心、猜忌、自私、懦弱、恐惧,悔恨,寂寞,孤独……影帝的实力,演绎易先生“弱”的一面堪称完美,但相对表现比较弱的是弱极反弹的部分,从刑讯出来用王佳芝发泄对自己的厌恶与恐惧,到床戏里的疯狂欲死,总有些不足的感觉(所以说床戏其实不是不唯美,而是表现不到位,这种表现方式和主题原本就是舶来品,李安固然游刃有余,但演员就不一定了,东方观众的接受能力也是个大问题)。也许是演员性格使然,也或许是因为梁朝伟所诠释的易先生,就是这么一个从始至终画戒为牢的懦夫。
但是,性与死的主题太西方化了。中国人讲饮食男女,讲食色性也,中国人的性是生的学问。失乐园的故事也并不属于东方人,虽然不乏推崇死亡美学的日本人对此津津乐道。总的来说,影片虽然是在抗战时期的中国,演员的表演虽然极尽旧上海风情,拍摄时虽然空空堆砌起大量东方式的细节,但它的核心却依然是彻彻底底的西方式主题。下面附录的那篇评论中列举的西方误读种种,其实也只是误读了一些无关宏旨的壳皮而已:在那时的中国,敲诈抗日学生是卑劣的,灭口是天经地义的,李安处理出小P孩们的惊恐畏惧已经很不容易了(也许是因为如此才被误读也说不定),而在西方,这样一场戏无疑就是不折不扣的谋杀。外国人不会理解,在我们这里群体利益永远大于个体生命,大义永远高于私情,派系永远重于亲情,他人的正义也永远强于内心的良知,在爱国的幌子下群起攻之是民意,杀人从来不是罪。至于王佳芝回上海的原因,西方影评人读的是潜意识,我们读的是表剧情,自然有分歧,究竟是谁误读,倒也很难做定论。
不过最妙的是,好歹也是高中时捧着张爱玲全集读得刻骨铭心的我,直到看完片子也完全没想到原作是张爱玲,无论是对男女关系的描写还是对角色的刻画,差距都太远了。这个喜用唯美小资笔触去写凡人家长和小女人心情的女人。除了曹七巧居然还写过如此极端病态的故事吗?否也否也,此《色|戒》已非彼《色·戒》,原题中那个不显眼的间隔号早已被改成了竖线,把相连相隔相望变成了柏林墙。不过看完剧情回头一想胡兰成,多少也就情有可原了。李安当然没跟汉奸谈过恋爱,所以要有香港刺杀失败后的杀曹的血戏,要有被那些大人物利用的无奈与嘲讽,要有昔日把“布尔乔亚”挂在嘴上的一群不懂事的小P孩的恐惧、退缩、受伤与毫无意义的死。最后的枪决不是就义,只是一些牺牲品悲凉的祭祀仪式罢了,鄢洞洞的深渊上响起的枪声根本就未曾传到世人耳中,只有床单上的一道褶皱诉说着与主题有着微妙错位的情绪:性与死,在这里最终演变成了女性的悲剧。

关于这部片子,有篇评论说得蛮中肯,很合我心,虽然关于“影片的核心是东方式的”这一点我不能赞同,而且床戏的SM和畸形固然有,和谐在哪里我可就没看出来……易先生到最后也是有戒心的,我坚信这一点。
全文转载如下:

★ :《色·戒》:西方的误读 文/周黎明  
《色·戒》在美国上映要比在中国内地早一个多月。从“烂番茄”网站收集的媒体评论来看,几乎看不出这是一部刚获得威尼斯金狮奖的作品。该网站显示,影片只得到64%的正面评价,而在权威媒体中,整体说好的只有48%。即便是赞誉的文章,也显示出影评人对影片的大量误读。  
诚然,获奖并非优质的代名词,别人喜欢的,你可以不喜欢。但误读是对内容,尤其是内涵的误解。专业影评人大规模误解一部影片的内容,可见文化鸿沟之深之巨,因为这些影评人对李安并没有成见,他们都非常喜欢《断背山》等之前的作品。  
在我拜读的数十篇美国主流媒体影评中,几乎没人注意到那帮学生在香港杀死易先生的下属是因为那人敲诈他们,他们是迫不得已,文章均把学生的行为形容成“谋杀”;还有一个更严重的误解:以为王佳芝从香港去上海是为了追易先生,这等于他们没有看懂或留意王佳芝刚回上海的那段过场戏。《村声报》的影评人一边盛赞张爱玲的小说,一边批评影片的麻将戏太过冗长,难道他不知道小说近三分之一都在描述打麻将吗?  
误读麻将戏极为普遍,原因是大家都把麻将桌上的对白当成了闲聊,没有听出弦外之音。官太太们对物资紧缺的抱怨暗含了对时局的描述,而她们提及的钻戒更是点了题,当王佳芝后来看到一颗六克拉钻石时,第一反应就是“鹌鹑蛋”,这个颇具讽刺意味的比喻便起源于麻将桌。至于张爱玲的压轴台词“不吃辣的怎么和得出辣子?”更是无人提及。隔着语言和文化,他们怎能体会个中奥妙呢。  
多数影评人抱怨影片基调太冷,前三分之二太冗长,殊不知那正是“戒”在发威,而“戒”正是“理智与情感”中的“理智”。男女主角(甚至连邝裕民)身上都同时包容了“色”和“戒”的矛盾:王佳芝的脆弱感情与暗杀任务之间的矛盾,易先生偷情和保护自身安全之间的矛盾,邝裕民对王佳芝的暗恋和抗日理想之间的矛盾。在和平时期,前者是常态,但在乱世,压抑是保全自我、成就大事的基础。其实,邝裕民从爱国宣传发展到很业余的暗杀计划,本身就是一种从“戒”到“色”的演变。到头来,所有人几乎都葬身于非理性的冲动。  
如果看不到这克制和伪装的必要,也就无法理解男女主角关键时候为什么会丧失判断力,更不会正确解读几场情欲戏的内涵。大家都看到了其中的虐恋,少数人甚至看出易先生的行为是其日常工作(给抗日分子上酷刑)的一种延伸,但没有人注意到这几段的象征性以及性质的演变。三段暗示着两人关系的三个阶段,分别是虐待、畸形、和谐。正因如此,它们是无法用几个头部特写来替代的。有人怪它们不够唯美,不想想他俩远非普通的情爱关系,当然不能用柔光加暖色的养眼处理。  
有时,我甚至觉得这几段情欲戏对于西方观众起到了误导作用,导致大家忽视更重要的细节。细节是该片最值得称道之处,但除了道具布景获得影评界的泛泛称赞,男女主角之间的一个小眼神、一个小动作,则是西方人士难以捕捉的,正如加拿大《环球邮报》影评人承认的,“我们能感受到,但不能猜出其含义”。  
很多人都提到了也曾叱咤好莱坞的荷兰导演保罗·范霍文的新片《鄢皮书》,讲一个犹太女青年色诱纳粹的故事。也许《色·戒》的剧情用了相同的套路,但在我看来,《色·戒》与李安以前的作品主题上一脉相承,特务和色诱只是表层而已。无论时代背景设在何处、无论格局大小,李安表现的都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那种压抑,远非爱上敌人那么简单。  
好几位影评人都发掘了影片中埋藏的西片“典故”,如《波士顿环球报》所言:“影片中出现了加里·格兰特的《断肠记》、英格丽·褒曼的《间奏曲》,以及希区柯克的《深闺疑云》,把三者联系起来,不就是他们三人主创的《美人计》吗?”而《美人计》在剧情上堪称《色·戒》的前辈。  
由此可见,当一个西方影评人面对西方文化的暗喻时,他的解读能力要强得多,而《色·戒》尽管外表很通俗、很国际化,但内核却很东方、很中国,因此,他们不仅没有看出易先生和王佳芝之间一步步互相试探的色与戒的探戈,更没看出易先生和他秘书的关系,没有看出易太太对他花心丈夫跟王佳芝的偷情一目了然。(拍桌!这段说得真好!)
《色·戒》在美国的遭遇,让我对跨文化沟通多了一份悲观。连李安那样的高手,都不能转述字里行间的暗流涌动。不过,也难怪,我第一次阅读简·奥斯丁,也觉得是一群娘儿们在无聊地嚼舌头哩。(勃朗特老师您找到知音了哟!)
★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news.com.cn/yl/yrfc/news/2007/11-14/10775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