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公司楼下开了间西洋古董包子店

开了有段时间了,一直想写一下的,但过完年就被抽着鞭子似的连轴转没停歇过。不过这种“两个男人开包子店”的段子怎么看都很吉永史啊!终于还是忍不住要记上一笔。毕竟在现实里邂逅全天然动漫FEEL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在如流水般平淡的日常里,于路边的一家寻常店面,不经意间看到很久以前的虚妄记忆投下的朦胧影子,这不是很值得开心么?

所以说麻生酱啊,刻意将二次元物具现化后聚集起来的秋叶原,同好交流和商业企宣日益不分家的CM,终是将动漫变成了煽动物欲和吸金的工具,这样真的好吗?

再说到国内,花(父母)钱如流水荽耀为“爱”的孩子,坐拥收藏品逾千万而嘲笑买山寨物的同胞为“伪宅”的孩子,对着自己并不甚了了的作品只是跟着杂志的导向起哄(生怕显得落伍)的孩子,你们从这样的举动里收获的,究竟真的是看动漫的快乐,心意相通的伙伴,还只不过是一时的虚荣而已呢……?

话说这家店店面很小。记得以前这里是一家更小的冰果店,后面则是另一家理发店的后堂。如今的店主大约是把这两处一起盘了下来,打通后,把靠街面的冰果店部分做成大堂,后堂改建成厨房。因为只是单纯的包子店,所以也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地方,从前门望去,店中一览无遗,可以看到厨房的后门。门面很简陋,一块店牌子,一张宣传海报,还有一尊仿佛从上世纪90年代走来的西餐厅老厨师的宣传人偶,人偶满面红光,挺着胸,咧着嘴,露出麦当劳叔叔般的笑容,好像要和“包子”的中国式主题做一个氛围上的对决似的。

大堂纵分成两部分。左手边是用展示柜和饮料机拼成的吧台,右手边是十几把椅子和两张矮桌,桌上有时临散放着一两本过期的时尚杂志,有时则空无一物。玻璃展示柜里永远空空荡荡的。这两者都给人一种万年不开业的冷清印象。

吧台和吧台后面的架子都是用毫无装饰的白铁皮制作的,带着几个小抽屉,泛着廉价的白光。架子上,奶茶,豆浆等饮料用木质小酒桶盛装着一字排开,倒是很有点气氛,可惜的是也没造成太好的效果:天花板太高了,门窗四敞八豁洞开无遗,白日里的天光带着市井杂声如流水样泻进来,照得一切都亮堂堂,白粉的墙,更显得零落空旷。小资们在这里自然找不到用暧昧伪装起来的、故作遁世的趣味,小老百姓们也体会不到中餐店应有的热络繁忙。

大堂后方,隔着一道玻璃窗子,是同样亮堂堂的厨房,也许在靠墙的地方摆着面粉或冰柜之类的东西,但从大堂里望过去,除了蒸屉架子外就看不到别的了。

这么一家店里自然不会有什么名贵的古董餐具,或者曾任前拳击冠军的英俊跑堂。之所以说它是西洋古董包子店,是因为气味,和店里的两个大叔(活的哦!=____,=)

自从这家店开起来后,上下班经过时都能闻到一股甜滋滋的香味。那是和面的时候加入了大量蛋奶一类添加物的缘故吧。虽然是卖包子的,闻起来比隔壁那家蛋糕铺子还香。怎么样,是不是很像Antique的气氛?就是那种让英司一路闻着气味找来的感觉……再说那包子,虽然和内地老百姓习惯的口味偏咸、肉汁满满、有点油腻的大肉包有一定差距,但也还算口感不错,面皮虽然太甜太细腻了,但还有那么点舒适柔韧的咬劲,比7-11那种如同泡了两天冷水、软糊糊的植物人食品好多了。

但香味和味道都不是最重要的。让我把这家店和《西洋古董》联系起来的,主要还是店里的两个大叔(活的哦!=____,=),两个看起来都文质彬彬,少话语,态度和气,读书太多不擅长做生意的样子,活像是椎名桔平的同胞兄弟,或者20年后的鄢桐干也(这都什么跟什么!)总之就是会让人产生“这种人怎么会来开包子店啊”以及“而且为什么是两个(男)人啊!”的感觉……

其实很适合做成漫画的哩,这家店。不知能开多久。

其实店本身如何样,对旁观者的观感来说并不是很重要。在路边的这样一家寻常店面里,不经意间看到很久以前的虚妄记忆的朦胧影子,不是已经很值得开心了么?


所以有时候会想,像秋叶原那样刻意将二次元物具现化后聚集起来的地方,打着旅游观光、日本特色、宅文化的喧嚣招牌,在斑斓霓虹的哄抬下隐藏的东西,也不过是逐日里从全天然、不经意的单纯感动,变成了澎湃物欲的归所而已吧。
那样真的好吗,麻生酱?


PS:今天去买早餐时,发现店里多了一个活泼的小脚老太(其实是不是小脚没注意看,反正就是那种感觉啦……)。真可惜,多出来的不是一个轻量级拳击手和一个戴墨镜的阿部宽(=___,=)